日常维护
定期进行机组运行状态检查,对机组进行长期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,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使用寿 命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。
1.定期(建议每月两次)检查机组过滤网积尘情况,装有压差检测装置的用户,当终阻力到达规定值时,
应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器.天加公司建议终阻力取值为:
过滤效率规格 | 建议终阻力(Pa) |
G3(初效) | 100-200 |
G4(初效) | 150-250 |
F5-F6(中效) | 250-300 |
F7-F8(高中效) | 300-400 |
F9-H11(亚高效) | 400-450 |
高效与超高效 | 400-600 |
2.机组开始运行一个星期后,应重新调整皮带的松紧,以后每运行三个月应作一次例行检查。
3.由于过滤网的阻挡,热交器的清洗周期可以较长。在热交器需清洗时,可用一个尼龙刷刷洗盘管 的翅片。刷洗前可先用真空吸尘器清理。如有压缩空气,可以使用高压空气或喷嘴清洗盘管。
4.室外机组的维修和保养 通常情况下,室外机组只需每季度检查,清洗一次热交器外表面。然而,如果机器是安装在油、烟
物、灰尘较多的地方,则热交器必须由专业的空调技术人员进行经常清洗,以确保充分的热交换和正常 运行,否则机器的寿命就会降低。
5.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,电线接线桩头会松动,第一次开机后三天应进行检查并拧紧。
6.风机、电机的轴承需定期(建议每月三次)检查。检查电机轴伸的密封圈(如 V-密封圈),如有必 要应及时更换;检查安装连接是否松动;通过监听异常噪声,振动检测,监控用油量或轴承测振元件等 来检查轴承运行情况。如有异常发生,应立即停机,检查原因并及时排除。安装、拆换轴承要加热或使 用特殊工具,不可猛敲、撬轴承。
7.定期(建议每月一次)检查检修门的密封条,风管的软接头,如有漏风应及时更换。
8.风机轴承的保养: (1)有注油嘴的风机,需定期向轴承加注润滑脂:清洁的锂基脂 2 号。 (2)如果用户选定了一种牌号的油脂进行加脂,需要一直使用该牌号的油脂。
(3)润滑脂有效期取决于油脂类型、轴承的转速、轴径和工作环境。正常情况下,风机运行 1500 小时 左右需更换润滑脂;风机连续运行 24 小时,每运行 500~700 小时更换一次润滑油脂。
(4)加注润滑脂的方法:加脂时应保持轴转动,看到防尘盖处有一层新鲜油脂溢出即停止加脂,用手
快速转动风轮,使多余的油脂排出。 9.易耗品、易损件: 以下配件为易耗品或易损件: a、空气过滤器;
b、皮带; c、电极加湿器的蒸汽罐; d、风机轴承。
请用户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更换,以免引起设备故障。
10.电极式加湿器的安装与维护
10.1 使用条件 供水水质:洁净的自来水和民用软化水,不能使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; 电导率:75-1250μs/cm2;
水质硬度:水质硬度不应大于 40 德国度,否则必须加装净水器; 供水压力:0.1MPa—0.35MPa;
供水温度:1℃—40℃; 电源:AC380V,50Hz。
10.2 安装及维护
1)水路连接,供水上游需要安装截止阀用于切断供水,同时在截止阀后面需要安装过滤网用于阻止固 体杂质进入过滤器; 2)供水不要用软化剂处理水,不要在供水中添加消毒剂或防腐蚀化合物,不建议使用任何潜在化学或 细菌污染的水;
3)排水管应使用镀锌管等耐高温材料;
4)给水配管要做保温处理,否则可能会造成因结露引起漏水。排水配管要做保温处理,否则可能会造 成烫伤。 5)进水管与加湿器连接前,一定要清洗干净。配管中若有污物和异物流入加湿器时会造成故障。进水 管上必须安装机械过滤器(图 6.2 中部件 3),阻止固体杂质进入加湿器(连接至截止阀后栓)。 6)连接一段隔热的导管或软管用于排水(图 6.2 中部件 4,可抗温度 100℃)(212℉),最小内径为 40 mm/1.6”), 排水失效会有蒸汽回灌而使电器元件受潮失灵的风险;准备一个漏斗(图 6.2 中部件 5), 中断排水管路的连续性。漏斗 5 不要处于机器正下方,最好在产品边缘左侧或右侧。若未安装漏斗,则
存在排水倒灌进机组内部的风险。漏斗 5 处于机器正下方可能会导致机器部件受潮损坏。
图 8.1 电极式加湿器进排水接管示意图
7)对于可拆的蒸汽罐,每 200 小时需进行清洗,每月检查蒸汽罐密封、电极等组件。每 2000 小时更换 电极。按以下步骤清洗蒸汽罐:人工按下排水开关、放空蒸汽罐的水,关掉加湿器电源,拔掉电极上的 插头,并作下记号,拆下蒸汽罐,倒出罐内杂物,用水冲洗后装回原处,注意确保密封处密封良好,按 记号接好电极插头。不可拆开的整体式加湿罐维护清洗方法:使用 150 小时后,人工按下排水开关、放 尽罐内脏水后,再次按下排水开关使排水阀关闭,加湿器重新补水,往复二至三次。当电极棒腐蚀时, 应更换蒸汽罐。
8)喷射式分配器冷凝排水孔 B 需要接冷凝排水软管(见加湿器配件),该软管通过下部箱体所开小孔再 伸入箱体内部(使得冷凝水排入箱体内部接水盘)。若未按此操作,加湿器产生的蒸汽可能会因为箱体 内正压作用从排水孔 B 直接排出,影响加湿效果。冷凝排水软管需要按图做存水弯,存水弯直径大于 200mm。
图 8.2 喷射式分配器及冷凝排水软管示意图
9)蒸汽管的连接。蒸汽出口与喷管的连接处应连接牢靠,无折扭现象。使用金属夹子紧固软管与加湿 器和蒸汽分配器的连接口,防止高温导致的连接分离漏蒸汽,防止蒸汽泄漏而使电器元件受潮失灵等失 效情况。蒸汽软管应有足够的倾斜度,利于排出冷凝水。
20%以上
5%以上
软管连接部末端降低
软管连接部末端升高
正确安装方法 I 正确安装方法 II
图 8.3 电极式加湿器接管示意图
注意:由于规格型号、品牌的变化,本说明书中有关机组配件、加湿器等说明仅作参考,具体使 用方法以随机附带的配件说明书为准。
9.4 风冷空调箱式恒温恒湿机故障代码表
故障
代码 |
故障内容 | 机器处理 | 故障
代码 |
故障内容 | 机器处理 |
1 | 1#外机通讯故障 | 停止 1#外机 | 41 | 1#排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37 | 电加热过载(分励脱扣 断开) | 停止电加热,断
开分励脱扣,故 障后需重新上 电 |
77 | 5#内盘防结冰保护 | 停止对应系统 |
38 | 预留 | 78 | 6#内盘防结冰保护 | 停止对应系统 | |
39 | 外机运行环境温度限
制( 热泵制热环温: -15~25;制冷环温: 0~60) |
减载全部系统 | 79 | 5#排气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40 | 系统故障(3 次锁定) | 停止对应系统 | 80 | 6#排气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2 | 2#外机通讯故障 | 停止 2#外机 | 42 | 1#吸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3 | 3#外机通讯故障 | 停止 3#外机 | 43 | 1#外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4 | 失风压差故障 | 停止全部系统, 需要重新上电 | 44 | 1#外机环境温度故障 | 如果所有外机环
温都故障,则停 止全部外机,否 则只报警提示 |
5 | 消防连锁故障 | 停止全部系统,
需要重新上电 |
45 | 2#排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6 | 回风湿度故障 | 停止全部系统 | 46 | 2#吸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7 | 预留 | 47 | 2#外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 |
8 | 预留 | 48 | 加湿器故障 | 停止加湿器 | |
9 | 1#内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 49 | 3#排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10 | 2#内盘温度故障
/5HP 外盘温度故障 |
停止对应系统
/停全部 |
50 | 3#吸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11 | 3#内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 51 | 3#外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12 | 回风温度故障 | 停止全部系统 | 52 | 2#外机环境温度故障 | 如果所有外机环
温都故障,则停 止全部外机,否 则只报警提示 |
13 | 4#内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 53 | 4#排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14 | 5#内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 54 | 4#吸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15 | 6#内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 55 | 4#外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16 | 新风温度故障 | 停止全部系统 | 56 | 1#排气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17 | 内外机不匹配 | 禁止开机 | 57 | 5#排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18 | 58 | 5#吸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 ||
19 | 1#低压或电流过低 | 停止对应系统 | 59 | 5#外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20 | 1#高压(或热继或排气 温控或电流过高) | 停止对应系统 | 60 | 3#外机环境温度故障 | 如果所有外机环
温都故障,则停 止全部外机,否 则只报警提示 |
21 | 61 | 6#排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 ||
22 | 2#低压或电流过低 | 停止对应系统 | 62 | 6#吸气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23 | 2#高压(或热继或排气
温控或电流过高) |
停止对应系统 | 63 | 6#外盘温度故障 | 停止对应系统 |
24 | 64 | 2#排气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 ||
25 | 3#低压或电流过低 | 停止对应系统 | 65 | 1#盘管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26 | 3#高压(或热继或排气
温控或电流过高) |
停止对应系统 | 66 | 2#盘管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27 | 67 | 3#盘管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 ||
28 | 4#低压或电流过低 | 停止对应系统 | 68 | 4#盘管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29 | 4#高压(或热继或排气
温控或电流过高) |
停止对应系统 | 69 | 5#盘管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30 | 70 | 6#盘管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 ||
31 | 5#低压或电流过低 | 停止对应系统 | 71 | 3#排气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32 | 5#高压(或热继或排气
温控或电流过高) |
停止对应系统 | 72 | 4#排气温度过高 | 停止对应系统 |
33 | 73 | 1#内盘防结冰保护 | 停止对应系统 | ||
34 | 6#低压或电流过低 | 停止对应系统 | 74 | 2#内盘防结冰保护 | 停止对应系统 |
35 | 6#高压(或热继或排气
温控或电流过高) |
停止对应系统 | 75 | 3#内盘防结冰保护 | 停止对应系统 |
36 | 内风机过载 | 停止全部系统 | 76 | 4#内盘防结冰保护 | 停止对应系统 |
故障
代码 |
故障内容 | 机器处理 | 说明 |
81 | 送风温度故障 | / | 标配,始终进行故障判断。 |
82 | 内盘后温度故障 | / | 标配,始终进行故障判断。 |
83 | 风量传感器故障 | 选配,非标确定机器处理。 若配置(触屏维护设定),才进行判断故障。 | |
84 | 风压传感器故障 | ||
85 | 电预热过载 | ||
86 | 蒸汽高温故障 | ||
87 | 防冻保护 | ||
88 | 模拟量输出板通信故障 | / | 标配,不停止其他正常系统 |
89 | 预留 | / | |
90 | 预留 | / | |
91 | 初效过滤器压差故障 | / | 作为滤网脏堵提示 |
92 | 中效过滤器压差故障 | / | 作为滤网脏堵提示 |
93 | 高效过滤器压差故障 | / | 作为滤网脏堵提示 |
注意: 分励脱扣断开,如果是电加热过热导致,则会报 37 号故障;如果是接触器粘连导致,则可 能不报故障;所以若出现分励脱扣断开,请排查接触器粘连的情况。
9.5 风冷空调箱式恒温恒湿机与室外机 TSA 控制器拨码说明
(1)内机为 CHH 时,内外机的拨码说明图如下(外机分为二代 TSA 和三代 TSA)
机型 | 拨码 S1 | 拨码 S2 | 拨码 S3 | ||||||||||
1-4 | 5 | 6 | 7 | 8 | 1 | 2 | 3 | 4-8 | 1 | 2 | 3 | 4 | |
CHH | 0000 | 0 | 单冷
1 热泵 0 |
单系统 00
一台外机 01 两台外机 10 三台外机 11 |
0 | 无电加 热 00 三档 电加热 11 | 00000 | 集控地址
(0001-1111) |
机型 | 拨码 S1 | 拨码 S2 | 拨码 S3 |
1-4 | 5 | 6 | 7 | 8 | / | 1 | 2 | 3-6 | 7 | 8 | |
TSAⅡ | 1001 | 0 | 单冷 1
热泵 0 |
R410_1 R22_0 | 0 | 000000 | 0 | 15 匹以上
_1 12.5 匹 以下_0 |
0000 | 1#外机 00
2#外机 01 3#外机 10 |
机型 | 拨码 S2 | |||||||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|
TSAⅢ | 匹数(7.5-25HP) | 单冷 1
热泵 0 |
R410_1 R22_0 | 0 | 1#外机 00
2#外机 01 3#外机 10 |
(2)CHH 拨码
CHH 拨码 S1
第 1~4 位表示机型,内机 CHH 拨为 0000;
第 6 位为单冷/热泵选择,0 为热泵机型,1 为单冷机型;
第 7~8 位表示外机数量(每台外机带两个系统),00 为单系统 5 匹机组(无外机控制板),01 为 1
台外机,10 为 2 台外机,11 为 3 台外机;
CHH 拨码 S2
第 2~3 位表示电加热数量,00 为 0 档电加热, 11 为 3 档电加热,默认为 11。无电加热请拨为 00!
CHH 拨码 S3
集控地址:用于集中监控,地址从 0001 到 1111。
(3)二代 TSA 拨码(内机为 CHH 时)
TSA 拨码 S1
第 1~4 位表示机型,外机 TSA 拨为 1001;
第 6 位为单冷/热泵选择,0 为热泵机型,1 为单冷机型; 第 7 位为制冷剂选择,0 为 R22,1 为 R410A;
TSA 拨码 S3
第 2 位为外机匹数拨码,7.5HP、10HP、12.5HP 时为 0,15HP、20HP、25HP 时为 1;
第 7~8 位为外机自身地址,从 00 开始,如: 00 表示 1#外机, 01 表示 2#外机, 10 表示 3#外机。
(4)三代 TSA 拨码(内机为 CHH 时)
注意:二代 TSA 外机有 S1、S2、S3 三个硬件拨码开关;三代 TSA 仅有 S2 这一个硬件拨码开关。
TSA 拨码 S2
第 1~3 位表示机型(匹数),000 为 TSA75,001 为 TSA100,010 为 TSA125,011 为 TSA150,100
为 TSA200,101 为 TSA250;
第 4 位为单冷/热泵选择,0 为热泵机型,1 为单冷机型;
第 5 位为制冷剂 R22/R410A 选择,0 为 R22,1 为 R410A;
第 7~8 位为外机自身地址,从 00 开始,如:00 表示 1#外机,01 表示 2#外机,10 表示 3#外机。
(5)注意
为了保证外机和内机匹配,内外机单冷热泵拨码一致时才能正常开机,否则报警(17 号故障);
冷媒拨码在外机控制器上,请区分 R22 和 R410A 机组;
必须将 TSA 地址拨码进行正确设置后才允许上电,否则禁止上电开机;
CHH 配一台外机时,该 TSA 地址则为 00;CHH 配两台外机时,TSA 地址分别为 00, 01;CHH
配三台外机时,TSA 地址分别为 00,01, 10;
无论 CHH 还是 TSA,拨码重新设置以后请务必重新上电;
拨码在上表示 1(ON),拨码在下表示 0(OFF);
内外机配置关系如下表:
总直膨匹数(HP) | 5 | 7.5 | 10 | 12.5 | 15 | 20 | 25 | 30 | 40 | 50 | 60 | 75 |
单台外机匹数(HP) | 5 | 7.5 | 10 | 12.5 | 15 | 20 | 25 | 15 | 20 | 25 | 20 | 25 |
外机数量(台)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1 | 2 | 2 | 2 | 3 | 3 |
十、 常见故障分析
室内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
常见故障 | 产生原因 | 解决方案 |
声音异常 | 1.叶轮或风机轴承松动。 | 1.锁紧轴承座。 |
2.叶轮或蜗壳中有异物。 | 2.清除掉异物。 | |
3.风管,调节阀安装松动。 | 3.紧固安装。 | |
4.两皮带轮不在一条中线上,以及皮带过松或过紧。 | 4.重新调整。 | |
5.电机、风机或电机座螺栓松动而引起的松动。 | 5.紧固螺栓。 | |
6.风机出口软接头太紧。 | 6.更换合适的软接头。 | |
7.风机转速过高,工作点不合适。 | 7.重新匹配此带轮。 | |
8.润滑油质量不良导致轴承中有污物。 | 8.调换优质润滑油及清洗轴承。 | |
9.导流板太小或风管转弯过急而造成噪声。 | 9.更换导流板。 | |
10.通风机选择太小。 | 10.更换风机。 | |
转 速正 确 但 送风量不足 | 1.过滤网太脏。 | 1.清洗过滤网。 |
2.风管密封不好。 | 2.检查并堵塞管道泄漏。 | |
3.风管中有障碍物,或风阀没打开。 | 3.检查管道使之畅通。 | |
4.风机反转。 | 4.调换电机电源相序。 | |
5.风机选择不当。 | 5.合理选择风机、风量。 | |
转 速正 确 但
送风量过大 |
1.风机选择不当。 | 1.合理选择风机、风量。 |
2.回风管漏风严重。 | 2.检查并堵塞管道泄漏。 | |
空 调房 间 气 体流速过大 | 1.风口风速过大。 | 1.增大送风口面积。 |
2.气流组织不合理。 | 2.改变风口形式或加设挡风板,使气
流组织合理。 |
|
空 调房 间 空 气不新鲜 | 新风量不足 | 1.开大新风阀。 |
2.清洗新风过滤网。 | ||
3.增大新风管横截面积。 |
通过压力读数检测
压 力 | 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 | |||||
数据
回路 |
过
低 |
偏
低 |
正
常 |
偏
高 |
过
高 |
|
高压侧 低压侧 | ●
● |
1、制冷剂充注过量
2、制冷剂回路中含有不凝性气体(如:空气) 3、空气进/出有障碍(室外机) 4、冷凝器中热空气短路 |
||||
高压侧 低压侧 | ● | ● | 1、压缩不够或无压缩(压缩机故障)
2、检查阀杆是否在开启位置 3、四通换向阀泄漏 |
|||
高压侧 低压侧 | ● | ● | 1、制冷剂充注不足 2、制冷剂泄漏
3、空气过滤器堵塞/过脏(室内机) 4、室内风扇卡住(制冷时) 5、室外风扇卡住(制热时) 6、除霜控制故障、室外热交器结冰(制热时) 7、热力膨胀阀感温包接触不良。 |
|||
高压侧 低压侧 | ● | ● | 1、室外风扇卡住(制冷时) 2、室外机盘管过脏(制冷时)
3、室内风扇卡住(制热时) 4、室内机空气过滤器堵塞/过脏(制 热时 5、制冷剂回路中含有不凝性气体(如空气) |
|||
高压侧
低压侧 |
● | ● | 1、室内机进气温度太高 |